观景木桩经过防腐处理后,颜色通常会发生一定变化,具体变化程度与防腐工艺、处理材料及木材种类密切相关,需从多角度分析:
1. 短期显色变化
化学防腐剂(如CCA、ACQ等)处理时,防腐液中的金属离子会与木质素发生反应,导致木材表面产生明显着色。例如:
- 含铜防腐剂会使木材呈现浅绿或黄褐色
- 油性防腐涂料可能导致颜色加深5-10个色号
- 热处理工艺会使木材碳化形成焦糖色系
2. 长期褪色规律
暴露于户外环境2-3年后,紫外线分解木质素中的显色物质,防腐木会逐步褪色:
- 年均褪色速率约15%-20%
- 南方高紫外线地区褪色快于北方
- 表面粗糙度增加会加速光散射导致灰化
3. 色彩可控性方案
现代防腐技术提供多种色彩管理选择:
■ 染色型防腐剂:添加氧化铁等无机颜料,可选红棕、咖啡等6-8种标准色
■ 双重处理工艺:先防腐后涂装,采用渗透型着色剂可维持5-8年色泽稳定
■ 表面改性技术:纳米二氧化钛涂层可降低紫外线损伤率40%以上
4. 视觉影响评估
颜色变化对景观效果存在双重影响:
√ 自然褪色形成的灰白质感契合生态景观需求
× 局部可能影响视觉统一性,需通过预老化处理改善
建议在施工前要求供应商提供同批材料的户外老化样板,结合项目地气候特点制定色彩维护周期(通常2-3年需补色维护),在防腐功能与美学需求间取得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