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云森木业有限公司

原木桩施工后如何验收?

信息来源:www.yunsenmuye.com   2025-10-10 09:13:58

原木桩施工后的验收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,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和标准:

一、材料质量验收

1. 材质检查:确认木桩材质符合设计要求(如松木、杉木等),表面无明显腐朽、虫蛀、裂缝或大节疤。直径、长度误差需在允许范围内(一般直径偏差≤5%,长度偏差±5cm)。

2. 防腐处理:检查是否按规范进行防腐处理(如涂刷沥青、防腐剂或碳化处理),切口及节点处需重点防护,无漏涂现象。

二、施工质量验收

1. 垂直度检测:使用经纬仪或线锤测量木桩垂直度,偏差应≤1%。相邻桩体倾斜方向需一致,避免受力不均。

2. 入土深度验证:核对施工记录,抽查部分木桩实际入土深度是否达标(通常要求≥设计深度的95%)。桩顶标高误差控制在±3cm以内。

3. 连接结构检查:采用螺栓、金属箍或榫卯连接的部位需牢固无松动,螺栓外露长度符合规范,防锈措施到位。

三、整体稳定性评估

1. 桩群排列:检查木桩间距是否均匀(允许偏差±5cm),行列轴线偏差≤2%。桩体排列需符合设计抗滑或支护要求。

2. 沉降与位移:施工后观察7天,桩顶水平位移≤2cm,无明显倾斜或沉降。周边土体无塌陷、裂缝等异常。

四、文件与记录核查

1. 防腐处理报告:留存防腐剂品牌、配比及施工记录。

2. 检测数据:保存垂直度、贯入度等现场检测数据,作为验收依据。

注意事项:验收时需做好安全防护,涉及水域或边坡工程时需结合水文地质复核。若发现局部缺陷,需及时补桩或加固,复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。

通过以上系统性检查,可确保原木桩工程达到设计承载力及耐久性要求,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