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景木桩在软土地基中的施工要点解析
软土地基具有承载力低、压缩性高、易沉降的特点,观景木桩施工需重点解决基础稳定性问题,具体要点如下:
一、地基预处理
1. 换填垫层法:挖除表层1-2m软土,分层回填砂砾石或级配碎石,每层厚度≤300mm,压实度≥93%,形成持力层。
2. 预压排水法:铺设土工布+砂垫层+排水板组合体系,预压荷载不低于设计荷载的1.2倍,加速排水固结。
3. 桩基加固:当软土厚度>3m时,采用PHC管桩或木桩复合地基,桩间距1.5-2倍桩径,桩顶设钢筋混凝土承台。
二、木桩施工技术
1. 防腐处理:选用CCA或ACQ加压防腐木材,浸渍深度≥20mm,端部做沥青封闭处理。
2. 定位放线:采用全站仪定位,桩位偏差<50mm,间距误差<2%设计值。
3. 沉桩工艺:优先采用静压法沉桩,贯入速度≤1m/min;锤击法需控制落距≤1.5m,贯入度<20mm/10击。
4. 接桩处理:采用钢套筒连接,接头距地面>1m,焊缝等级不低于二级。
三、排水与防护
1. 设置环形排水沟:沟底坡度≥0.5%,与市政排水管衔接处设沉淀井。
2. 桩周回填:采用透水性材料,分层夯实至95%密实度,顶部300mm范围换填改良土。
3. 防生物侵蚀:桩身涂刷防白蚁药剂,地面以上部分每2年维护一次。
四、监测与验收
1. 施工期监测:每日沉降量<3mm,连续3天累计沉降<5mm视为稳定。
2. 验收标准:单桩承载力≥设计值1.5倍,整体倾斜度<1/100桩长。
通过精细化地基处理、规范施工流程及完善排水系统,可有效控制软土地基上木桩结构的沉降变形,确保景观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。施工后需进行3个月跟踪观测,及时处理局部沉降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