驳岸木桩作为水利工程和护岸结构的重要材料,其存储环境受季节变化影响显著,不同气候条件对木材的物理性能、防潮防腐及结构稳定性均有直接关联。以下从四季特性分析存储要点及应对措施:
春季(潮湿多雨)
春季空气湿度高,木桩易吸湿膨胀,导致表层霉变或滋生真菌。南方地区梅雨季节尤为明显,长期暴露可能引发内部纤维腐烂。存储时需选择地势高、排水良好的场地,底部垫高30cm以上避免地面潮气渗透,并加盖防雨篷布,定期检查篷布完整性。建议在雨季前对木桩进行防腐剂二次涂刷处理。
夏季(高温暴晒)
紫外线强烈加速木材表层碳化,造成龟裂和强度下降。北方干燥地区木桩含水率可能降至8%以下,引发收缩变形。存储区应设置遮阳网,避免阳光直射;采用交错堆码法(间距5-10cm)促进通风散热,同时每日早晚喷洒雾化水保持表面湿度平衡。需特别注意防白蚁措施,建议周边设置药剂隔离带。
秋季(温差波动)
昼夜温差达15℃以上时,木材内部应力变化易产生横向裂纹。存储时应使用捆扎带固定木桩组,减少单体形变空间。北方地区需在霜降前完成木桩转移至室内仓库,避免骤冷导致细胞壁。秋季也是虫卵孵化高峰期,需进行熏蒸处理。
冬季(低温冻融)
-10℃以下环境中,木材孔隙水分结冰膨胀会破坏纤维结构,解冻后形成蜂窝状空洞。东北地区需在木桩外层包裹保温棉,堆放时采用"井"字形结构增强整体稳定性。沿海地区需防范盐雾腐蚀,建议涂刷环氧树脂涂层。
全年存储还需注意:新伐木桩需经6个月以上自然干燥(含水率≤20%),化学防腐处理应选用ACQ或CCA等环保药剂,每季度进行含水率检测和虫蛀检查。通过季节性动态管理,可使驳岸木桩保质期延长至3-5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