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道木桩防腐处理的工艺流程
河道木桩的防腐处理是延长其使用寿命、防止生物侵蚀及水环境腐蚀的关键环节。以下是典型的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:
---
1. 材料选择与预处理
- 木材选型:优先选用耐腐蚀性强的树种(如松木、杉木、橡木等),要求木材无虫蛀、裂缝或腐朽。
- 干燥处理:自然晾晒或人工烘干至含水率低于20%,减少内部湿气对防腐剂渗透的阻碍。
- 表面修整:去皮、切割成规定尺寸,打磨去除毛刺,确保表面平整,便于药剂均匀渗透。
---
2. 防腐处理工艺
方法一:压力浸渍法(渗透)
1. 真空加压:将木桩放入压力罐,抽真空(-0.08~-0.09MPa)排出内部空气。
2. 药剂注入:注入防腐剂(如CCA、ACQ或环保型铜唑类药剂),加压至1.0~1.5MPa,维持2~4小时,使药剂深度渗透。
3. 回收余液:释放压力并回收剩余药剂,减少浪费。
方法二:涂刷/浸泡法(低成本适用)
- 涂刷:对木桩表面均匀涂刷3~4遍防腐油或水性防腐剂,每遍间隔6~8小时。
- 浸泡:将木桩浸入防腐剂池(如煤焦油或硼酸溶液)中,浸泡时间≥48小时,确保表层充分吸收。
---
3. 后期处理与维护
- 干燥固化:处理后自然风干7~15天,使药剂与木材纤定结合。
- 表面封闭:涂刷防水涂料或沥青,减少水分渗透导致的药剂流失。
- 定期维护:每隔3~5年检查木桩腐蚀情况,局部补涂防腐剂或更换损坏部位。
---
4. 注意事项
- 环保要求:选择符合的低毒防腐剂,避免污染水体。
- 工艺适配:压力法适用于大规模工程,涂刷法适合小型或临时项目。
- 安全防护:操作时需穿戴防护装备,避免防腐剂接触皮肤或吸入挥发物。
---
通过科学的防腐处理,河道木桩的抗生物侵蚀能力可提升5~10倍,显著延长服役寿命至20年以上,降低维护成本并保障河道工程的稳定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