绿化支撑杆的防腐处理是确保其长期稳定使用的关键环节,其工艺流程需根据材质(如木材、金属或复合材料)调整,常见流程如下:
1. 材料预处理
- 表面清理:清除杆体表面的污渍、锈迹或木屑。金属杆采用喷砂或打磨去除氧化层;木质杆需干燥并剔除腐朽部分。
- 修复平整:填补裂缝或凹陷,金属件焊接修补,木材用腻子填平,确保表面光滑。
2. 防腐处理工艺
- 木材防腐:
- 加压浸渍:将木材放入高压罐,注入CCA(铜铬)或ACQ(铜铵)防腐剂,通过压力使药剂渗透至内部。
- 涂刷/喷涂:对小型杆件可手工涂刷水性防腐涂料,需覆盖所有接缝及端面。
- 金属防腐:
- 热浸镀锌:将杆体浸入熔融锌液,形成致密镀层,防锈寿命可达20年以上。
- 环氧涂层:先涂防锈底漆,再覆盖环氧树脂面漆,适合潮湿环境。
3. 干燥与固化
- 处理后静置24-48小时,木材需在通风处阴干防止变形;金属涂层需按工艺要求烘烤或自然固化。
4. 辅助防护
- 包裹处理:在埋地部分缠绕防腐胶带或涂抹沥青,防止土壤腐蚀。
- 端面密封:用蜡质密封剂封闭木材横截面,阻断水分侵入路径。
5. 质量检测
- 检查涂层是否均匀无气泡,木质杆渗透深度需≥5mm;金属件用测厚仪检测镀层厚度(通常≥85μm)。
- 进行盐雾试验(金属)或抗真菌测试(木材),确保防腐等级达标。
注意事项
- 环保要求:优先选用低毒防腐剂(如ACQ替代传统CCA),避免污染土壤。
- 施工防护: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毒面具及手套,处理后的废料按危废标准处置。
通过以程,支撑杆的耐候性显著提升,在雨水、虫蛀及土壤腐蚀等环境下可使用10年以上,有效降低维护成本。不同环境需针对性调整工艺,如海滨地区需增加防盐雾涂层厚度。